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
北京汪女士的母亲经常嘴角生疮,几天前在网上浏览某二手交易平台时,看到一款号称“口腔溃疡秘药”的商品,卖家在商品简介中称是“口腔溃疡散,老一辈传下来的”“对口舌生疮等有奇效”,于是下单购买。汪女士发现,该“药品”属于“三无”产品。媒体调查发现,不少用户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售卖药品,包括已拆封的药品、国外药品、“祖传秘方”、自制中药以及中药材等各种内服或外用的药品,均可通过网上二手交易平台悄然流通。(1月31日《法治日报》)
长期以来,民间一直有行走江湖的卖药人。古时卖药人之普遍不必多说,即使到了零售药店随处可见的今天,辗转多地卖药仍然成为一些人的营生。在城乡结合部的菜市场、僻静的街区、老年人聚集的小区等地方,仍可以看到卖药人。他们通常摆一个地摊,大喇叭一叫,引来众多围观者。民间卖药人售卖的药品常见的有跌打药丸、点痣神水等,此外还有些宣称能治各种疑难疾病包括癌症在内的“祖传秘方”“宫廷秘方”。
值得警惕的是,网上二手交易平台可能成为卖药人的新卖场。在网络上,无论是药品种类,还是广告说辞、销售方式等均与线下如出一辙,相当于卖药人把摆在菜市场的药摊搬到了网上。不同的是,网上“药摊”售卖的产品还增加了已拆封的余药和进口药,也算追求时髦,带上了些许“现代气息”。
药品是特殊的商品,上市、流通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,售卖也有较高的资质要求。目前,我们医药购销相关法律已比较完备。由于药品经营权要经过审批并取得相应资质,江湖卖药人已失去了合法存在的空间。并且,“祖传秘方”或“自制神药”哪怕效果再好,只要没有获准上市,就属假药,而私自销售假药,更是错上加错。当前,民众对举报现实生活当中的非法卖药人,已经较为积极和自觉,菜市场的非法药摊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。
在网上二手交易平台卖假药,比在菜市场卖假药的危害更大。在菜市场卖假药,影响面有限,但在网上,卖药人能将假药卖到全国各地,无论销售距离还是销售量,都远非线下传统的卖药方式所能比。互联网的隐匿性还让消费维权和执法取证更加困难,假药冒充其他商品邮递,发生变质等风险也会陡然增加……凡此种种,均显示在网上卖假药的现象值得警惕。
包括汪女士母亲在内的很多人,都有买药不看真假看疗效的习惯,并且看疗效也并非看实效,而是盲目相信卖药人的夸大宣传。此外,追捧“祖传秘方”和“宫廷秘方”的人不在少数。消费者只有消除类似心理,端正看待药品的态度,才能做好维护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。对网上卖假药现象的执法,则要采取更强的惩治力度,如此才能确保罚责对等。互联网平台也要强化内部监督,及时制止线上非法卖假行为,对于多次触碰红线者不妨列入黑名单。
网上二手交易平台不能成为管理混乱的“菜市场”,互联网平台更不能成为“卖药江湖”。依法阻止非法卖药人在网上开辟新卖场,应当作为药品领域执法的重点。(时本)